肯尼迪遇刺事件神秘女子 肯尼迪遇刺事件车上四个人
1963年11月22日在美国达拉斯市发生的总统约翰·肯尼迪遭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悬案,即便后来抓获所有的凶手,但案件中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疑点。
时至今日关于肯尼迪遇刺案的各种阴谋论仍在民间流传,有人认为肯尼迪遭到刺杀是因为他企图公布外星人的秘密;有人认为他是想脱离共济会的控制;也有人认为他无论怎样,虽然各种千奇百怪的阴谋论似乎都可以对准肯尼迪的遇害原因解释得通,但唯一的共通点就是没有最直接的证据。而如果你对肯尼迪遇刺案感兴趣,那么下列三个最直接且又被忽略的疑点或许能给你带来启发。
戴头巾的女人
在当年事发的达拉斯市美茵街,有不少在场的人都拍下了当时肯尼迪遇刺前后的画面。所以为了再现当年的整个遇刺过程,调查人员仔细检查了现场所拍摄的每一段录像及每一张照片,从不同角度找出被忽略的珍贵线索。
在检查之后,他们发现在肯尼迪遇刺时,在他坐的汽车旁边站着一个戴白色头巾的女人。而那名女人正拿着录像机拍摄,近距离拍下了肯尼迪遇刺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她手上掌握着肯尼迪遇刺之谜的重要线索。
而且离奇的是,无论调查人员怎么找,始终都找不到任何关于这个女人的资料,甚至连她的名字,年龄,职业等信息都没有,她的身份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
撑伞的男人
另一个当时在场的神秘人物是一个撑着伞的男人,他也是当时现场唯一撑伞的人,但事发当天是个天气晴朗,阳光温和的日子,他的诡异行为不得不让人深思。
而且最让人怀疑的是,那个男人是在看到肯尼迪的汽车接近时,才迅速打开伞;当肯尼迪的汽车逐渐慢下来后,他便顺时针转动伞,之后肯尼迪就被来自远处的子弹击中身亡了。
因此有阴谋论者认为那男人用伞作为一个信号,给埋伏在远处的刺客作准备。甚至有人说那信号除了给刺客还给司机。示意他慢下来,好让刺客更容易击中肯尼迪。因为在肯尼迪遇刺的现场录像中,我们真的可以看到他在被射中的前一刻,汽车竟突然停在路中央,就好像是里应外合要要杀死肯尼迪一样。
其神神射手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Google搜索关于肯尼迪遇刺案的法医分析报告,可以发现整个案件除了上面这两处疑点外还有诸多的疑点,例如当时对肯尼迪进行尸检的法医在他身上还发现了来自其它方向的弹孔,疑是受到多个射手同时射击,但最终被捕的只有一个,而被捕的那名凶手在不久之后也被神秘人枪杀。
此外在肯尼迪遇刺的现场录像中,也可以看到同座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在事发的前一刻竟突然弯腰俯身,就好像提前知道有子弹要射过来。
虽然肯尼迪之死疑云重重,在他遇刺的短短三年中,有18名关键证人相继离奇死亡。其中6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割词,1人被紧断脖子,5人“自然”死亡;而在1963年到1993年间,又有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的事件中“自杀”或被杀 - 这种“巧合“真令人匪夷所思!因此即便肯尼迪遇刺案件尽均知,但在在美国仍然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或许永远都不会真相,能有的只是猜测而已。
肯尼迪遇刺文件将解密 或揭开美国近代史上最大谜团
西媒称,虽然已经过去50多年,但关于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1963年11月22日遇刺,仍有很多悬而未决的疑点。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10月22日报道,现任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解密相关文件。作为政坛传奇人物,肯尼迪来自一个政治世家,但他的家族却长期被悲云惨雾笼罩,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同样死于暗杀。
报道称,多年来人们仍对官方版本有许多疑问,现在终于等到特朗普要揭开这个美国近代历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最大的疑问在于谁是凶手,特别是谁是幕后主使。当被认为凶手的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被逮捕时,他不停高喊:“我没杀肯尼迪总统!我没有杀害任何人!我什么都不知道!”
报道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奥斯瓦尔德朝着时年46岁的肯尼迪开枪,坊间出现了多种阴谋论。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起规模庞大的阴谋,中央情报局、克格勃和联邦调查局,乃至时任副总统林登·约翰逊都被怀疑卷入其中。
更令人生疑的是,嫌犯奥斯瓦尔德在两天之后被另一个神秘人物杰克·鲁比枪杀,而鲁比在4年后也离奇死亡了。据说鲁比杀死奥斯瓦尔德是为了灭口,好让世人永远不知道幕后主使是谁。虽然这两个人已经无法再作任何解释,但有关肯尼迪死因的谜团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被人们遗忘。
报道称,还有人怀疑黑帮卷入了这场刺杀阴谋。早有坊间传言称,肯尼迪本人当初就是在黑帮的助推之下才当上总统的。美国导演奥利弗·斯通在电影《刺杀肯尼迪》当中就大胆提出了黑帮论的假设。在影片当中,刺杀总统的行动是中情局和军方情报部门联合黑帮的杰作,而奥斯瓦尔德只是一只替罪羔羊。
最终的官方调查结果是奥斯瓦尔德一人作案。这个结果是由调查机构沃伦..经过对3154份证据和552名证人的证词进行详细分析比对之后得出的。
报道称,时任副总统林登·约翰逊是否卷入该事件也是一个焦点问题。他曾因渎职和洗钱等多项罪名遭到调查,但在他成为总统的那一刻所有调查都结案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5gdog.cn/article/23770.html